工商時報【本報訊】

司法改革需從學養養成、品德考核兩方面著手,但熟悉司法實務界者都能了解,當司法官從司法官訓練所結業後,其職業生涯中能夠用來進行在職訓練、改進辦案能力的時間相當有限,其中困難一言難盡,如何加強學養的養成,需要各方集思廣益。

以一名在桃園以北地檢署任職的檢察官為例,平均每月新收案件將近80件,一個月中能在晚上八點前下班的日子屈指可數。台灣司法官的工作負荷量其實遠超出外界想像,在長期的高身心負荷下,檢察官、法官能有多少時間與體力進修?能有多少時間反思?

全台各地司法機關都會上演這樣的情景,司法首長在業務報告中提出今年新收、結案數量,還常提到在人員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結案數字仍能再創新高。但外界很少思考的是,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些高效率的結案數字背後,得靠多少基層司法官夜以繼日,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才能完成。

近來部分人士認為法官退休後每月領取將近18萬退養金太多、不公平,但外界是否曾思考,法官如此高度專業行業,在工作上全力以赴,身心經常超支,退休之後的生活依靠俄羅斯輪盤的賭博技巧德撲遊戲有效籌碼量策略>百家樂有必贏打(玩)法嗎?在哪?

司法官品德方面,大家都說司法官的聖潔有如皇后的貞操,為維護貞操,司法官固然要潔身自愛,但是,當司法出問題的時候,各界也應避免以偏概全,僅憑零星個案就把整個司法系統描寫得那麼不堪,如此將不利司法聖潔工作的推展。23BABCA4780E7D06
arrow
arrow

    dpbvtd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